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5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762047
汗腺细胞在人体皮肤创伤及修复中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5年第19期
     Tan Zhijun等[15]研究了汗腺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和表型鉴定。首先将取自人体腹部皮肤的组织样本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处理,实验过程中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培养皿中有大量游离的汗腺腺体组织,被从组织样本中分离出来。分离得到的汗腺腺体组织经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可以观察到新生的汗腺细胞从汗腺腺体中间呈辐射状,向腺体周围生长,并且呈现出不规则的多角形和扁平状的形态特征。在新生的汗腺细胞外围有少量呈长梭形的成纤维细胞,对此在实验中使用胰酶-EDTA消化处理后,结果显示可以将汗腺细胞周围95%以上的成纤维细胞去除。最后对纯化的汗腺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和细胞波形蛋白均为阴性,而汗腺细胞标志物CEA、CK8则为阳性,证明所培养的细胞为汗腺细胞,成纤维细胞则在胰酶-EDTA消化处理中被有效去除。

    2 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分化的研究

    随着组织工程皮肤的发展,对于汗腺再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广大学者的关注。如:利用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进行汗腺再生;李海红等[16]证实的利用骨髓间质充质干细胞进行汗腺再生,刘爱军等[17]用ESP源性表皮干细胞修复小鼠创伤皮肤的实验,Suaudcan[18]证实了iPS细胞代替ESP进行汗腺再生的可能。笔者将介绍众多原始细胞中的表皮干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细胞的分化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05 字符